3个实践经验,用户体验地图这样做才更好!
很多同学都熟知"用户体验地图"这个设计工具的制作方法和流程,但其实,想要使用"用户体验地图"来让我们更清晰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同时挖掘一些优化点去提升产品体验和留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图" 做得再好看也不会起作用,更重要的还是要依靠你的设计分析经验。
一、前期:做真实用户的访谈
很多设计师由于前期时间或精力成本不足,一般会直接将自己代入到用户角色,凭借自己的想法和对用户的揣测,分析产品的流程步骤。
但用户体验地图并不应该是设计师自己做角色带入后的产物。更准确、有效的做法是:将用户地图作为你在用户访谈之后的"结论总结"。
用户访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设计师能看到、想到和解决的问题大多是较为明显的表象问题。而用户真正想要的和设计师能够揣测出的,多多少少还是不太一样的。
举个例子,这就好比你是医生,当一个鼻青脸肿的人被抬进病房,你能够看到并治疗的是他的躯体;而他心里的伤病,就只能盘问他、观察他、和他日复一日的相处或者了解他的身世才能获知一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设计师看似找到了很多可以优化的问题点后,却依旧没有给产品带来核心的体验提升。C 端的产品还好,因为设计师和用户的差别并不大;但如果是 B 端产品,如果不去接触用户,就想要做出能够带来质变的设计优化方案,那就完全要看设计师的悟性和运气了。
因此,也可以说:用户体验地图,本身就是一种设计师研究产品和用户调研后的总结结论的呈现方式,是设计师对于用户反馈和行为洞察的记录和梳理。
二、中期:不局限于已有的模板
现在已经有很多用户体验地图的模板类型了:
虽说都是模板,却也各有千秋,究其原因则是设计师们根据项目各取所需,也即:想要分析什么,就在体验地图中增加什么内容。
模板并不在于"多",甚至也不在于"精"。对于真正会使用模板的设计师来说,模板其实只是最基础的工作效率保证,而真正在使用模板的过程中,要想让工具更好用、让工作更有效,就一定需要结合项目自身的需求,对模板和工具做个性化的处理。你可以:
- 删减掉模板中跟本次设计研究没有关系的内容,没有必要非得生拉硬套。
- 增加跟本次设计研究相关但模板中没有提及到的内容,有了新发现立即记录。
- 根据项目所需,不使用画图的形式,使用文字表格的形式等等。
三、后期:给工作做总结和排序
当你绘制出一张完整的用户体验地图,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给你的设计优化点做方向总结,并给这些设计工作做优先级排序。
你的"方向总结"是为了:
将分散在各个环节、各个流程中的单点式的优化点做梳理,将相同的问题做统一归类,看看能不能从更整体、更底层的角度寻找设计解决方案。
你的"工作排序"可以依据:
- 在调研中看到的用户对于该问题的呼声大小;
- 产品和业务的工作目标(需和对方讨论、对焦);
- 你自己设计工作的目标(对焦你的 OKR、工作目标和指标);
- 竞品对于该问题的处理方式(做相关问题的竞品调研);
- 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所需;
- 是否需要与其他业务线的协作方、上下游配合完成等等。
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用户体验地图这个工具在整个设计研究过程中并不独立存在,它和用户调研、产品分析、工作排期管理等方面息息相关。
这也是优秀的设计师在使用设计工具时的特征:工具的使用不是为了展现设计技巧,而是为了推进问题的优化和解决。
作者:长弓小子
想了解更多网站技术的内容,请访问:网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