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的产品配色指南三部曲:我的配色实践
本章会从实操出发,结合真实项目为大家带来配色实践。期间会介绍项目选色逻辑、配色过程、使用到的工具及如何建立色彩系统。
项目背景
21 年我司进行业务调整,原保险业务从当前产品中独立出去,作为一家全新平台为印尼用户提供保险选购及理赔服务,为此我们提供了新的产品设计和配色。
一、定义主色
1. 选择色相
根据上一章提到的选色逻辑,我们依次从产品情绪、行业属性和目标用户几个纬度去思考。作为一家全新的保险平台,我们希望产品给到用户专业、安全、信任之感,那么蓝色、绿色可以作为备选,蓝色代表专业、权威,绿色代表安全、健康。后续我们做了相关行业调研,发现大部分本地产品也使用了这两个颜色,可以确保备选颜色是符合行业喜好的,属于安全的用色范围。最后考虑到用户的地域属性,印尼大部分用户都信奉伊斯兰教,对绿色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结合本次项目诉求,便选择了绿色成为我们产品主色。
2. 确定色调
明确了主色色相,但同一色相会有冷暖、深浅之别,给到用户的心里感受也略有差异。具体到本次项目中,暖绿有温暖、活泼、欢快的感觉,冷绿则带给用户冷静、平和的情绪。对于本次项目,冷绿更加符合产品定位。
3. 调整饱和度、明度
饱和度控制色彩的艳丽程度,明度控制色彩的明暗变化,这两项参数直接影响色彩的最终效果,所以需要同步交替调整,直到选出最合适的。考虑到主色常用于按钮或重要文本,所以需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度,确保文本在界面中的可读性。在本次项目中,"绿色"本身属于对比度较小的颜色,为了获得合适的对比度,需要调整更大的饱和度和更低的明度。经调整之后,我们测试了色彩的对比度为 3:1,满足 W3C 中给到的色彩对比度建议。
二、推导辅助色
1. 匹配色相
根据辅助色定义,我们匹配到了不同色相的辅助色,但并不是所有颜色都是我们需要的,需要根据经验做出一定删减。如同类色中的两个绿色,色相上与主色过于接近,使用过程中会造成视觉混淆,所以我们剔除这组颜色。再如中差色与对比色中都有黄色,为了与橙色区分更加明显,我们删除对比色中的黄色。经过一系列删减后,留下来的便是我们需要的色彩。此时也可以对色相进一步调整,如类似色中的蓝色偏向湖蓝,为了尽量和主色拉开差别,我们选择色相向右偏移。
2. 视觉感官校准
以上色彩只确定了色相,没有进行饱和度、明度调整,视觉上并不属于同一层级。为了获取更加统一的配色,需要对其进行调整,这一过程被称为视觉感官校准。如何校准?有人通过给色彩叠加黑色,对比色彩亮度进行校准。但不同颜色本身亮度不同,强行调整一致会导致部分颜色失衡。所以此种方法可作为参考,但不具备太大可靠性,实际工作中还需依靠自身经验进行调整,确保视觉上和谐统一。以下为完成校准后的配色。
三、推导中性色
第二章提到中性色可通过调整明度或透明度得到,本项目使用场景比较固定,所以决定调整明度来得到中性色。考虑到主色为"冷绿",与偏蓝的中性色搭配可保证色彩调性一致,于是我们取蓝色色相值,调整饱合度获得最终色彩。需要注意的是随中性色明度依次降低,饱和度需要逐级增加。最后确保主要用色符合无障碍设计指南,我们对一级、二级、三级文字用色进行了对比度测试,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四、生成梯度色板
梯度色板可以提供更多配色,覆盖更多使用场景,避免后续新增颜色的烦恼。早期为了获得梯度色板需要设计师利用公式计算,现在可以直接使用在线工具生成。如 Ant design 的色板生成工具( https://ant.design/docs/spec/colors ),Material design 的色板生成工具( https://materialpalettes.com/ ),Eva Design System 的色版生成工具( https://colors.eva.design/ )。由于不同平台算法不同,生成的色版效果也存在差异,这里首推 Ant design,对比其他平台色相变化更丰富、颜色更均匀、色阶也更明确。
五、建立色彩系统
1. 如何理解色彩系统?
色彩系统隶属设计系统的一部分,是对色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不同于色彩规范主要针对设计侧,而是需要打通开发聚焦产品代码中。
2. 色彩系统包含什么?
简单来说色彩系统由 design token、色彩库和说明文档构成。design token 是设计与开发约定一致的色彩名称,作为色彩调用的唯一凭证。色彩库是包含 design token 和颜色参数的样式集合,供我们在设计和开发中调用。说明文档类似于设计规范,定义了色彩的使用方式,为我们的使用提供指导。
3. 如何建立色彩系统
①token 命名
如何命名需要考虑 token 层级和 token 构成。
关于 token 层级,设计师 Lukas Oppermann 在文章《Naming design tokens》(https://medium.com/user-experience-design-1/naming-design-tokens-9454818ed7cb)中有提到一般设计系统会将 token 分为三个层级,核心 token(core token)、语义 token(semantic tokens)和组件 token(component tokens)。核心 token 存储的是原始值作为构建设计系统的基础,语义 token 引用核心 token,它的名称描述了 token 的预期用途。组件 token 引用语义 token,并将 token 绑定到对应的组件。较多的层级可以使 token 命名更加清晰,但层层嵌套的逻辑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Lukas Oppermann 在文中提到也可以使用一层或两层。
关于 token 构成,体验设计师 Nathan Curtis 在《Naming Tokens in Design Systems》(https://medium.com/eightshapes-llc/naming-tokens-in-design-systems-9e86c7444676)一文中指出为了更加充分的描述 token,token 可以由名称空间(namespace)、目标对象(object)、基础样式( base)、修饰符(Modifier)构成。名称空间对应系统、主题名称,目标对象对应组件、组件元素和复合组件,基础样式是 token 的主干部份,包含样式、属性、语义,修饰符表明状态、尺度、模式等。由于篇幅原因,此处只是简单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原文查看。
按照两位作者的观点,笔者对本次色彩系统进行了 design token 命名,如下所示:
②建立样式库
样式库是设计与开发调用的基础,需要在设计工具中实现 token 的层级逻辑,同时方便开发同学查看。笔者主要使用的工具是 figma,Figma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插件建立样式库,以下会介绍些主流方式及优缺点,大家按照项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即可。
local style:figma 支持将色彩定义为全局样式,并对样式进行命名。设计在调用样式后,开发便可以在查看面板看到对应 token,基本实现了样式库的作用。但 local style 不支持 token 的层级嵌套,只能实现单层级 token。如果你的项目刚好使用了单层级 token,那么建议你使用此功能。
local variables:在今年 6 月份的 config 大会中,figma 发布了变量功能,虽然 CEO Dylan Field 先生说不会推出 design tokens,但变量功能却完美实现了 token 的作用。它支持将色彩定义为变量,且可以实现层级嵌套,开发在查看面板也可以方便的看到变量名称,算是解决了 figma 在 design token 方面的缺陷。
Figma token:一款定义 design token 的插件,且支持 token 的层级嵌套。开发查看 token 名称目前有两种方式:1.可在 Figma token 的 inspect 面板进行查看,但插件需要在编辑模式下使用,意味着你需要给到开发编辑权限,这无疑会增加团队成本。2.插件支持将 token 转化为 figma 样式和变量,并保持当前的 token 名称,此时开发可以在 figma 的 inspect 面板查看 token,建议使用此种方式,经济实惠。
③输出说明文档及团队推进
一般文档内容包含使用规则、注意事项、场景描述、token 名称、色值参数等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以增减。输出说明文档后,整个色彩系统搭建完成,接下来需要推进团队使用。为确保整个系统在项目中顺利落地,最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宣讲,介绍清楚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明确要求严格按照系统执行。
稣稣稣稣
想了解更多网站技术的内容,请访问:网站技术